您仍活在我们的记忆中,曾经的点点滴滴似乎就在昨天,爽朗的笑声就在耳畔萦绕……我们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,也想再为您做点什么,点击下面为您撰写一篇文章以此怀念。
有一位慈祥的老先生,他忠厚慈祥、孝敬长辈、勤俭节约、操劳家务,抚育子女,爱戴儿女、喜爱重孙。
他,就是谢中和老先生。
谢中和老先生于2012年4月10逝世,享寿88岁。
谢中和老先生,出生于1924年农历三月初四,原名:陈攀道。过继于谢家,取名:谢统芳,字:中和。他的名字来源于《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。万物育焉。”
他8岁就在文华小学校读书识字,后在谢家祠堂、黄家院子念私塾, 学习期间,他认真刻苦、勤学敏行,他不仅练得一手好毛笔字,打算盘记账也很快,所计算的账目,一目了然。1940年,年仅16岁的他,便到城北的上河坝66号经营木材的“培源木号”,拜赵培之老板为师。当时,赵师傅手下共有5个徒弟,父亲算是小师弟。父亲跟师傅学习认木材,量体积等,在做学徒期间,他非常尊敬师傅,赵师傅的教导他总是虚心接受,有空闲时间,还帮赵师傅做家务,赵师傅见他聪明有礼,有意栽培。他后出师自立门户时,赵师傅还帮他垫付请“会”的饭钱,他深受感动,把赵师傅的大恩大德一直记在心里,多年之后还找到赵师傅的儿子,报答当年的恩情。
后来,他参加了运粮队。在工作组的安排下,推着家里的鸡公车,到北门外簸箕街二水巷的打米厂,负责将米糠送到龙潭寺的农村。他体质差,气力弱,每次只推米糠200斤左右,而其他人员要推300多斤。但是为了这家,他一直坚持着,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苦累。1950年的下半年,工作组在农村开展新的工作,即进行“土地改革”。他因有文化,在工作组的安排下,帮忙计算土地的分配,后又分到保和乡农村供销合作联社工作。1970年的时候,他从保和供销社万年场五仙庙营业店,调回到圣灯供销社厂北路营业店,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工作,直到1973年,他又调到圣灯乡供销社二仙桥农资经营部工作,直到1980年底,正式回家休息。在他上班的三十几年里,他兢兢业业、踏实肯干,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,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工作。
他与妻子李德华,于1942年农历八月十六,结婚至今,携手走过70个春秋,与妻子恩深情重、相敬如宾,育有2子4女,现四世同堂,家庭幸福和睦。他在工作上是一个尽职尽责,忘我工作的人,在家庭里,是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的人。在哪个动荡不安的岁月,物质匮乏的年代,他为了家人能吃饱饭、穿暖衣,他做学徒、推鸡公车,却没在家里,言过一句苦,说过一句累。他默默的为这个家付出着、奉献着。现在这个家,已是四世同堂,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,可他却匆匆的离开。
他一生上孝父母、下关心孩子,喜爱重孙,一生为家庭操劳,把一世深情都留在这个家里,为这个家尽心尽力、不留余力。现儿女们都长大了,已成家立业,也为他添了孙儿孙女,可谓是幸福美满的生活开始了,在这正是他享福的时候,他却走了,永远的离开了。
繁花易开、流水易逝,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慈祥的眼光了,再也听不到他那和善的声音了,那些美好的回忆,我们都已深深的刻在脑海。但是他勤政务实、事业为重的奉献精神和勤俭节约、宽以待人的生活作风,我们不会忘记,我们要继续发扬他那艰苦朴素、无私奉献的精神。同时我们也相信,在那遥远的天际,他会一直看着他的亲人朋友,会一直保佑他的儿女,庇佑他的子孙。
谢中和老先生,您一路走好!